對于熱電偶,相信很多人都還是比較陌生,其實(shí)它和紅外測溫儀一樣,也是一種測量表面溫度的工具,那么對于熱電偶的種類(lèi),相信大家還是一臉懵吧,沒(méi)關(guān)系,今天小編帶你了解敷設式熱電偶的測溫誤差來(lái)源。
一、熱電偶的敷設方法
用熱電偶測量表面溫度時(shí),除便攜式外,大多為敷設式。敷設方法有表面敷設,和開(kāi)槽敷設。在金屬表面敷設時(shí),熱電偶測量端常焊于金屬表面,然后沿著(zhù)表面延伸(最好沿等溫線(xiàn))一段距離后引出。對于開(kāi)槽敷設的熱電偶,是在被測金屬表面開(kāi)以細敷,焊上熱熱電偶接點(diǎn),然后套于瓷管或塑料管中,延伸一段距離后引出;瓷管起絕緣及保護作用,當用于測量較高表面溫度時(shí),瓷管外再用氧化鋁粉加粉狀膠合劑,以水玻璃作粘膠材料將熱電偶膠于槽中。溫度在400℃以下時(shí),用外涂耐高溫絕緣層或紗包層的熱電偶絲。目前已研制成外包耐8300℃高溫織物的熱電偶絲。當測量非金屬材料表面溫度時(shí),熱電偶測量端不能焊于表面,但有時(shí)可膠上集熱片,熱電偶測量端焊于集熱片上。
二、敷設熱電偶引起的熱阻變化
在敷設熱電偶時(shí),由了開(kāi)槽挖去的是被測材料,換上的是熱電偶絲和非金屬絕緣層,其等效導熱系數與被測物體的導熱系數會(huì )有差異,在不開(kāi)槽敷設的情況下,由于敷設熱電偶增加了敷設層,這兩種情況均會(huì )引起被測表面熱阻的變化。熱阻的變化將導致局部熱流及溫場(chǎng)的破壞,改變原來(lái)的被測表面溫度,這些變化雖反應在很小的局部?jì)然驘犭娕嫉臏y量端處,但使測量端感受的不再是原來(lái)未敷設熱電偶的表面溫度,從而引起測溫誤差。以前的測溫工作者對這方面的觀(guān)察是較少的。
另外,埋設熱電偶部分的表面發(fā)射率與被測材料本身的表面發(fā)射率往往不同,也會(huì )引起誤差。
因此,當用熱電偶直接測量物體表面溫度時(shí),必須注意所用熱電偶材質(zhì)和膠粘層等的等效導熱系數應盡量與被測材料的導熱系數接近,暴露于表面部分的表面發(fā)射率也盡量與原被測表面的發(fā)射率接近,以減小熱阻變化引起的誤差。
當在表面敷設薄膜熱電偶或薄膜熱電阻以測量表面溫度時(shí),也會(huì )引起被測物體局部熱阻的變化。